为打好春耕第一仗青岛农大专家教授一线送科技
2022-04-13 08:43:49 来源: 科技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青岛农业大学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全校科技特派员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郭善利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本报记者 王健高

通 讯 员 王 珏 曲天泽

“200余亩苹果示范园里栽植了‘福九红’等苹果新品种,长势喜人。”4月8日,看着自己团队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青岛农大)张玉刚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山东青岛胶州市胶西镇苹果示范园建园以来,他隔三差五就会来到这里进行现场指导,什么时间拉枝、什么时间施肥打药、什么时间修剪,他都会对果农进行指导。张玉刚表示,他带领团队已经在青岛多地建设了15处示范苹果园,面积达1万余亩。

下田地、搞科研、写论文,进行成果推广、技术示范……像张玉刚这样忙碌的科技特派员,在青岛农大数不胜数。青岛农大党委书记郭善利表示,青岛农大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突出抓好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任务,组织全校科技特派员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科技送到“三农”一线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青岛农大社会合作处处长王珏对记者说:“今年,青岛农大选派100余人次省级科技特派员,组建近30支科技服务团队赴各地深度实施科技助农、成果赋能,推广主推品种、核心技术、硬核成果,同时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拓展科技带头人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覆盖面,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与成效。”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王珏介绍,还未开学,青岛农大不少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已经在田间地头开始了壮苗、选种等工作。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到平度市蓼兰镇为当地种粮大户讲解小麦管理技术了。”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兰进好副教授说,针对今年冬小麦苗弱、苗少的问题,他为农民开出了“早”“促”“防”三字诀:“早”即早管理、早划锄、早镇压,提高温度,减少冻害;“促”即采取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弱苗转壮和麦苗早分蘖;“防”即防治病虫草害,为小麦构建丰产群体争取主动,确保打好夏粮丰收基础。

“往年这个时候,小麦已经有20厘米高了,今年还没有往年的一半高。”面对愁容满面的种植户,科技特派员、创新团队张玉梅教授在胶州、平度、莱西等地广泛调研,及时开出了使用缓释菌肥追水追肥等“药方”,赶在气温回升前帮种植户做好保障工作。

“墒情较弱的地块可利用晴好天气适时灌溉追肥,保证壮苗生长,等温度回升了,就需要立即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正在日照等山东各地调研冬小麦生长的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农学院石岩教授说,有时在田间地头,有时在农民家里,他的“科技小课堂”随时随处开讲,把春耕生产和田间管理的专业技术送到了小麦生产第一线。

贴心定制专属服务

“早在今年1月份,尚老师就来帮我们制定了新一年的农机研发计划。”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珠农机)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家口中的尚老师,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农业机械团队负责人尚书旗教授。

“春耕以来,尚书旗教授多次带领团队深入试验示范基地查看土壤土质、墒情、紧实度等重要指标,推进智能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洪珠农机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青岛农大校长刘新民表示,在守护好老百姓粮袋子的同时,趁着春耕好时节,青岛农大的科技特派员还根据各地特色产业需要,推出“定制版”专业服务。与菜篮子、果篮子、肉盘子、奶瓶子密切相关的“农大牌”技术成果,正发挥着科技的蓬勃力量。“学校还在重点区域开展茶叶、优质水果、特色蔬菜等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重磅推出服务春耕的硬核技术13项,助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刘新民说。

早春时节,青岛茶区的冬暖大棚茶凭借上市早、滋味鲜爽的优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大棚茶在醇厚度、耐泡度等方面的缺点也一直困扰着种植户。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园艺学院张新富教授及其团队长期在青岛茶区推广茶叶提质增效技术。针对种植户的难题,张新富团队研发的“控温控湿控光栽培技术联合保绿干燥加工技术”起了大作用。“今年的‘头茗’绿茶在色泽、香气、滋味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广受消费者好评。”说起今年的绿茶品质,青岛即墨区华山镇东桥头村的种植户苏正深难掩兴奋。

每年春天,也是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草莓教授”姜卓俊最忙的时候。一来到草莓大棚,作为拥有全国大美科技特派员称号的姜卓俊教授就仔细查看起草莓秧苗的生长情况,跟管理人员交流应对春天气温不定期回暖可能引发的草莓生长周期缩短和病虫害频发的各种预防措施。

“即使是退休以后,姜教授的科技指导也从没断线过。”青岛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绿沃川空中草莓采摘园管理人员说:“我们的无土空中草莓栽培技术可以极大节省生产成本,是目前国内顶尖的草莓种植模式,推广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姜教授无私的支持。”

向盐碱地要生产力

“今年要重点打造农田节水控水、水肥一体化生产,同时开展大豆、藜麦、小麦等品种的示范种植和技术转化。”科技特派员、青岛农大东营研究院的韩成刚和李储学两位老师,在地头规划了今年春耕生产的示范效应图。

青岛农大为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在黄三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00余亩试验基地上规划建设了相关种植田地。韩成刚说,去年以来,学校已派出20支科研团队、200余名教师赴当地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

王珏表示,目前学校正在试验示范基地上开展土壤增容保蓄、镇压保墒等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力争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实质性转化。

“前段时间,学校小麦育种团队刚刚完成近5000份育种材料的播种工作,藜麦团队的9个品种(系)60份种质资源及50份育种材料也已播种完成。去年播种的28个苜蓿、芒草品种(系),101个梨、苹果和葡萄品(系)安全度过了寒冬,正渐渐恢复生机。过些日子,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也将陆续进入播种期。”韩成刚说。

科技特派员们在试验田里忙碌着,盐碱地上绿意盎然。

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自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以来,青岛农大已连续选派50名“双地”科技特派员、420余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50名青岛市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还将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服务‘三农’,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优化发展思路、谋划工作措施,力争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郭善利坚信地说。

责任编辑:hN_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