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中文日:中文共筑美好未来
2022-04-22 08:37:06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河南热线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并促进6种官方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今年4月20日是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中国驻外使领馆、中文教育机构等开展了相关纪念和庆祝活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也携手举办了第三届“国际中文日”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中文学习者、爱好者共同庆祝。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中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本版邀请在海内外从事中文教育的专家、一线教师以及在海外的中文学习者等,请他们讲述中文带来的无限可能。

中文是打开通往中国及世界的金钥匙

古川裕

对学习和教授中文的人来说,4月20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联合国中文日。

我从1978年上大阪外国语大学汉语系开始学习中文,已有40多年的学习经历;1988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回国,开始在大阪大学教中文,到现在也有30多年了。多亏学好中文,我才能在世界各地有那么多的可以用中文交流的好朋友。我的中文生涯是跟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走过来的,可以说,我的人生是离不开中文的人生。我时时刻刻感觉到,中文越学越有趣、越教越有意思。

我们外国人学中文,或者说教外国人中文,过去中国国内最通用的说法是“对外汉语教学”,进入21世纪随着汉语教学的国际化与汉语本身的国际化,这个名称改为“汉语国际教育”或“国际汉语教育”。从2019年12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国际中文教育大会”起,“国际中文教育”这个名称开始沿用。正如去年7月1日实施的最新规范标准,就叫《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名称的变化体现了概念的变化。

在联合国中文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强调“在外汉语教学”的特色及其存在价值。“对外汉语教学”与“在外汉语教学”表面上只差一个字,但这两者在本质上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在国外开展的汉语教学简称“在外汉语教学”,那么就会有无数个小类,如在日汉语教学、在美汉语教学、在韩汉语教学等。比如说,我所从事的在日汉语教学,首先第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在非汉语环境即日语环境下进行汉语教学。学生只在教室里能接触到汉语,一出教室,周围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母语——日语环境了。还有,我们的学生都是清一色的以日语为母语的本地学生。更值得强调的是,在日本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历来都以日本老师为主,像上世纪70年代末,我开始学习汉语时,教我的老师中,虽有几位老华侨,但多数是日本老师用日文编写的汉语教材开展教学。

现在,虽然中文为母语的老师的比率提高了,但基本情形没有很大变化。可以说,日本这样的中文教学历史传统正意味着“在日汉语教学”的本土化在很多年前已实现。

在我看来,如果中文要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语言,实现本土化非常重要。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不能到中国留学、游学,只能在本国学习中文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更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外语能打开一扇新的门。学好中文,我们就可以拿到一把能够打开通往中国以及世界的金钥匙;学好中文,就可以和世界各地说中文、懂中文的人交朋友,能够用中文和他们进行双向交流;学好中文,人生会变得丰富多彩、精彩缤纷。上述这些正是学习和教授中文最大的乐趣和意义。希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学好中文。

(作者系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

假如“一”字会说话

乐琦

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的智慧。爱上汉字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投入巨大精力探讨汉字的古今演变;他的学生林西莉所著的《汉字王国》风靡全球;美国人斯睿德用心研究汉字,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日本人京盛在“我与汉字”演讲大赛的舞台,讲述他与汉字“京”的不解之缘……

正值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汉字“一”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和大家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我是汉字“一”,没有汉字比我更让人一目了然,也没有汉字比我更苗条。如果我做一个90度的旋转,就像阿拉伯数字的“1”了。我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

我是一个指事字。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指事字呢?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人们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在人类文化中,我被赋予万物之始的意义,即世间万物都从“一”开始。

我不是一个多音字,如果查找新华字典,我的读音只有一个,是“yī”。但是,在中文口语中,我可以读第二声和第四声。这里涉及到“变调”——人们在说话时,字和字连起来,其中有一些音节的声调会互相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称为“变调”。

我是最简单的汉字,却充满丰富的意义——从顺序的开始到第一、一流等。当我作形容词时,可以表示“全”“满”,比如“他出了一身汗”,“一身汗”就是“满身汗”的意思。我还可以作副词,放在重叠的两个动词中间,表示行为、动作短暂,比如“听一听”“想一想”。此外,我还有“如果”的意思,人们常用“一旦”“万一”表示假设。

我还要为大家介绍清代文学家陈沆的一首《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在这首《一字诗》中,一共出现了10个“一”字。诗中的“一”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数量一”“满”“全”等意义,而且发生了变调,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我是一个常用字,我能组成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一呼百应、一言为定、一表人才、首屈一指、背水一战、千钧一发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成语有两个。

第一个成语是“一字之师”。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唐朝。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认为这首诗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相较“数枝”,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更能体现“早”之意。齐己虚心接受了郑谷的建议。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所以叫“一字之师”。后来,诗文经过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第二个成语是“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庄王统治朝政3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于是大臣问他:“有一只鸟3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回答:“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半年后,楚庄王就大刀阔斧整治国家,最终称霸天下。后来就有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一字之师”,在学习中、工作中也能“一鸣惊人”。

我是汉字“一”,是你们的好朋友。一字一世界,一字一乾坤!让汉字成为一个纽带,带着你走进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中文并不孤单”

李晓雨

我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是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

回望我的中文学习之路,感慨良多。18岁那年,我到中国学习,第一站是广东的一座小城。当时的我几乎不会说中文,听大家讲话常常是一头雾水,但我还是被中国文化迷住了,就下定决心要学好这门语言。那时候,我很喜欢广场舞,也喜欢中国菜。虽然阿姨们说的话中,很多我都听不懂,但是能感受到她们的热情。

还记得刚开始学中文时,我会感到孤单,因为周围学中文的同学还不是很多。当我参加“汉语桥”比赛时,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学习中文的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不再觉得学中文“孤单”了。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每个中文学习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比如中国传统艺术、中国饮食文化等,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学什么。这样,就会有更多学习中文的动力,也会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

我的兴趣点是中国传统乐器,尤其爱古筝。让我感到幸运的是,遇到了带领我进入古筝世界的伯乐——韩冷老师,不仅教我弹奏技巧,更让我了解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渐渐明白,每首古筝曲目都包含着独特的故事,演奏者要通过弹奏声音的大小、弹奏速度等去表达这些故事,而不只是把音弹准。弹奏古筝让我更加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随着我中文水平的提升,参加“汉语桥”比赛成为我的梦想。2019年,我参加了“汉语桥”比赛并获得了“旧金山赛区”的第二名。还记得2019年春天的那个下午,我紧张地等待着“汉语桥美洲旧金山赛区”评委老师给的分数,当我听到老师说“第二名:李晓雨”时,开心极了。同时,我也下定决心要再次参加“汉语桥”比赛。

2021年,我再次站上“汉语桥”比赛的舞台,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斩获全球总冠军。那一刻,我最想说:“汉语是一座桥,在隔岸等着我的是一个美好的中国。”

如今,我学中文已逾7年,更让我自豪的是,我成为了一名中文老师。从去年秋天开始,我在“希望中文学校”教中文,教学对象是中学生。由于学校采取的是沉浸式中文教育,学生接触中文的时间长,有时候我感觉他们的中文表达能力比我还要好。看着学生们用流利的中文交流,我感到特别欣慰。

我想告诉大家,学中文不但不会孤单,还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

(作者系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文搭建友谊之桥

史佳妮

“你也喜欢这个歌手?”“对啊!对啊!”“你知道吗?他还有一首歌,名字是……”从克劳迪亚和胡索妮两名学生的对话中,我能感受到他们难以掩饰的开心。这是最近发生在我所教授的中文中级学期课课间的一幕。按照惯例,每次课间我都会为学生播放中国歌曲,既为了放松调整,也为了提供更多中文输入。像克劳迪亚和胡索妮两名学生一样,借助中文,开启友谊之门的故事在中文课堂中并不鲜见。

记得刚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时,我教的第一个中文强化班共有14人,学生中有一名年龄较长的知名法学教授。一次课间,我问他课程感受,没想到旁边的大学生说,教授学得很好,我们需要加快节奏,老教授听了开心大笑。他说,虽然知道自己会学得比别人慢一些,但会继续努力。于是在课间,常会见到教授找不同的学生答疑解惑,大家也很乐于提供帮助。这样一来,整个班的凝聚力倒是更强了。

此后,学生们一起参加了到中餐馆体验用中文点餐等活动,教授因为热情开朗加上丰富的阅历,分享了很多经验。比如,班里有一位西班牙姑娘遇到了学业困惑,教授得知后专门找她聊了聊,给了这名姑娘很多帮助。教授告诉我,他很享受回到校园的感觉,大家相互学习、一起进步,氛围很好,也感谢我的耐心指导。但我认为,我更应该感谢他,为我在维也纳的中文教学开了个好头,让我通过他看到了大家对中文的热爱。

学生卢卡斯也通过中文课堂收获了宝贵的友谊。他是卢森堡人,有一天突发奇想决定学习中文,于是报名参加我们的课程。此时他不知道的是,一个叫菲利普的刚从中国青岛回来的德国小伙子也做了同样的决定。二人的友谊从进入中文课堂开始。我并非他们的第一位中文老师,但是接手这个班时,同事告诉我,不能让他俩坐在一起,因为课堂有可能会活泼得过了头。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即使受疫情影响,课程转为线上,两人还是隔空互动,反倒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卢卡斯告诉我,要不是上中文课,他结交不到这样的挚友,而中文学习也让他们的友谊有了更丰富的连接。

也许这正是中文学习的魅力,世界各地的人因中文而相聚,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课上,大家携手探索中文的奥秘;在课后,分享彼此的经历感受,有了更多元的对中文和中国的认识。

(作者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

责任编辑:hN_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