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2022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要求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新时代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学科,与各门学科的交叉性都较强,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军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在科学文化、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行跨学科实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更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多学科交叉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关资料图)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应有之义。首先,国家安全事关重大,涉及多方主体和范畴,高校国防教育也必然涉及多学科门类。其次,通过多学科交叉,可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宽学科视野,有助于提升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素养。第三,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国防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国防人才。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涵盖多学科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国防教育应与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相协调、相融合、相互支持。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国防教育相融合,能提升大学生群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持续的、长期的,将国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让青年学子持之以恒地开展国防教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基础。国防教育是开放性体系,需要不同学科紧密合作,且不同学科能为国防教育提供独特教学素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打破学科的限制,用多学科视角讲国防,有利于多元特色的发展和学科的融合,从而推动国防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多学科融合创新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定了我们在国防教育中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传统认知中的“安全”是指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非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新型安全领域。
首先,将“非传统安全”纳入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将非传统安全纳入课程教学可避免将国防教育等同于军事教育的误解。非传统安全涉及学科广泛,易与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融合,让学生意识到专业学习与国防并不矛盾,国家安全与自身相关。非传统安全的纳入,能将国防教育转变为必要的专业教育任务,让国防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有利于将国防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将国防与思政相融合,助力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再则,探索多学科交叉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如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和统一,实现跨学科教学与现有教学体系的协同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可以探索适应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如开放式、探索式等师生互动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对国防和国家安全问题的兴趣。
多学科交叉下国防教育创新的保障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文化课中融入国防元素,需要针对大学生培养教育的特点,从顶层开始设计,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修订相关教材。高校应在《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基础上,从理论教学与军事训练两方面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要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其次要重视组织保障。多学科交叉离不开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院、系中,为学科发展和教师队伍成长提供空间。学校党委需要通过统筹协调,促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实现学科的跨学科发展,真正将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要完善师资队伍。科学定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地位、作用,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具有跨学科性,要求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具备全面素质和广博学科背景。教师队伍需要增强学习能力,积极从事研究工作,提升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准确把握政策和学科发展方向,做到政治正确、高度敏锐,并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作者黄斌、陈婧,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
双肺纹理增重是什么意思?双肺纹理增强能自己慢慢好吗?双肺纹理增重,是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描述。通常通过肺部的X光检查,或者是肺部CT检查,对肺纹理进行描述,即肺纹理增重或肺纹理...
-
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支气管肺炎需要住院吗?支气管肺炎是发生在支气管和肺实质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病人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支气管...
-
肺部纤维灶是怎么回事?怎样治好肺纤维灶?肺部纤维灶是肺部过去的炎症,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肺部结构破坏。炎症控制后肺部遗留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纤...
-
打鼾吃什么药最有效?打呼噜声音特别大怎么治疗?针对打鼾病人来讲,引起打鼾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在药物方面有不同选择。如果病人打鼾是鼻腔问题,如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
间质性肺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间质性肺疾病能活多久?间质性肺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由间质性肺病的病因所决定。引起间质性肺病的原因其实很多,有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具体...
-
双肺纹理增重是什么意思?双肺纹理增强能自己慢慢好吗?
2023-06-15 13:56:42
-
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支气管肺炎需要住院吗?
2023-06-15 13:55:22
-
肺部纤维灶是怎么回事?怎样治好肺纤维灶?
2023-06-15 13:54:26
-
打鼾吃什么药最有效?打呼噜声音特别大怎么治疗?
2023-06-15 13:52:18
-
间质性肺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间质性肺疾病能活多久?
2023-06-15 13:41:40
-
以多学科交叉做好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
2023-08-16 18:27:43
-
从沈飞到沈阳 拼搏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2023-08-16 18:24:05
-
8月18日17时至23时,洛阳部分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2023-08-16 18:24:18
-
开赛首日全国瞩目!佛山照明助力佛山“西甲”火爆出圈
2023-08-16 18:27:01
-
“办好省运会 当好东道主”倡议书
2023-08-16 18:22:57
-
淇县早防早治严控玉米南方锈病蔓延
2023-08-16 18:20:19
-
水生态环境保护!我市“河长+检察长”联合督导提升河湖治理和管护水平
2023-08-16 18:21:37
-
感受“限时浪漫”,市区街头刮起茉莉花手串“小香风”
2023-08-16 18:23:06
-
尉氏县领导带队到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调研汽车产业园建设及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2023-08-16 18:23:46
-
洛阳:敬老院里长大的娃考上了大学
2023-08-16 18:19:13
-
视觉中国向原创作者索赔8万引发热议,律师:作者可反诉
2023-08-16 18:18:58
-
郑州法院全省首创“判后说明书”,让当事人双方成为法律明白人 | 大河看法
2023-08-16 18:25:00
-
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主塔实现封顶
2023-08-16 18:26:16
-
视频丨两男孩骑摩托车横穿马路遭大货车碾压,一死一重伤
2023-08-16 18:24:14
-
华农保险上半年亏损近5819万元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2.44%
2023-08-16 18:16:26
-
中国贫血日: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警惕贫血
2023-08-16 18:19:53
-
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开展“相约地铁 我是小小站务员”地铁研学活动
2023-08-16 18:25:23
-
全国生态日:助力“双碳减排” 华熙生物“合成”绿水青山
2023-08-16 18:16:18
-
10亿电池故事讲不下去了 时隔一年鑫科材料再掀4亿定增为还债
2023-08-16 18:21:45
-
建业电影小镇夜游再升级! “音乐周末”强势开麦,七夕心动模式即将解锁
2023-08-16 18:28:05
-
8月18日17时至23时,洛阳部分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2023-08-16 18:26:07
-
“办好省运会 当好东道主”倡议书
2023-08-16 18:23:41
-
东风公司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 集团一体化管理“东风”三大产品品牌
2023-08-16 18:27:32
-
朱良才与国家能源集团河南公司董事长康龙一行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2023-08-16 18:19:45
-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祖先”——信阳师范大学炎黄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全海
2023-08-16 18:27:08
-
机场复合道面的层间力学性状及其演变(对于机场复合道面的层间力学性状及其演变简单介绍)
2023-08-16 17:56:34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周三逆势上涨
2023-08-16 17:23:10
-
农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截至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超3.6万亿元
2023-08-16 17:23:54
-
信阳博物馆2023年度小小志愿讲解员培训班开班
2023-08-16 17:34:25
-
我市平安度过2023年主汛期
2023-08-16 17:22:51